當我成了澳媒報導2020台灣選舉:採訪筆記

Hsurendipity
12 min readJan 15, 2020

--

2019年末到2020一月中旬,我帶著SBS Radio的麥克風(註:SBS是澳洲公營媒體,類似台灣的公共電視),首次以「外媒」身份採訪2020的台灣總統和立委選舉。從沒主跑過政治線的我,意外解鎖許多成就,所以寫了這篇文章,紀錄一下每個報導背後的過程,以及分享菜鳥「駐台記者」的新鮮體驗。

背景故事:SBS普通話節目擔任casual producer,是我在墨爾本生活的其中一個角色。producer直譯是「製作人」,但我覺得更貼切的翻譯是「內容生產者」,因為工作內容呢包羅萬象,既要擔任記者、也要主持廣播節目,而且和在台灣的媒體分工不大一樣,沒有所謂「跑線」之分。我採訪過的主題橫跨政治、生活、環境、娛樂、名人專訪等等,但凡和澳洲華人社區有關的,都符合節目調性,都可以製播。

任務契機:2019年十一月,和主管提到我即將回台放兩個月的暑假,主管聽到很開心,馬上提議讓我製作大選的相關報導,因為以往台灣的選舉,從沒有人力在當地報導,往往都是隔著海洋「隔靴搔癢」,並且和我通電話討論幾個從選前到選後的採訪方向。順帶一提,身為中文組內唯一的台灣代表,其實一開始我對這個任務,充滿戒慎惶恐的情緒。

開始分享前,我要感謝組內同事「隔海支援」、感謝各路民間友人以及單位協助、以及感謝所有受訪者的寶貴時間。錦上添花容易,然而雪中送炭難,特別感謝好幾位朋友花費心思,在他們能力所及的範圍幫助我完成這系列報導。

以下將就這段期間我完成的12篇報導,逐一聊聊採訪的筆記:

2019.12.30 澳台湾人返乡助选:2020选举,生死攸关

接到任務後,我一直苦思如何將報導和受眾「澳洲華人社區」連結,於是聯繫了墨爾本台灣同鄉會會長L大哥,L大哥人將我加入相關的Line群組,裡面都是專程回台「助選」的澳洲僑界前輩們。得知幾位大哥大姐們將在蔡英文競選總部「下架吳斯懷之夜」上台相挺時,其實我正在進行另一場採訪,當時還下著大雨,心裡一度很糾結to go or not to go。但為了精彩的報導、為了畫面、為了收到現場激昂的自然音(NS),我還是從台北市的一端衝到在另一端的現場。以前在台灣的F 台工作時,常常報導「海外僑界」如何如何,有機會採訪到這些特地從澳洲飛回來的大哥大姐們,感受他們對家鄉的熱情關注,當晚回家路上,雖然很累,但我的心裡滿澎湃的。

2019.12.29攝於蔡英文總統競選總部,Credit: Jennis Hsu

2020.01.02 街头民众怎么想?

為了採集台灣社會民間多元的聲音,我決定進行隨機的街訪,其實,做這件事情之前我是很忐忑的,因為我帶了一根印有公司logo的麥克風、穿著公司logo的背心(沒有名片也沒有掛採訪證)就這樣上街了!其實很擔心會不會瘋狂被打槍呀、或是遇到怪怪的人等,所幸抓了F台的前同事P和我壯膽,在雨中的台大校園搜尋受訪者。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,拒絕率比想像中低,且民眾大多願意侃侃而談,有韓粉、英派、郭粉、誰也不投等聲音,全都採納進來了。不過,採訪過程中,我被問到「那你們媒體是什麼立場?」愣了一下,聽說最近的台灣社會很多民眾對「親中媒體」特別敏感。對了,這則的受訪者真的全都是隨機的,他們講得聽起來很順是因為我剪輯過了,把那些「嗯啊誒齁」修剪掉了…除了一位高先生是約訪的,高先生是我的閨蜜M引介,對政治充滿熱情的台灣青年,能採訪到他是再理想不過了。

2019.12.30在台大校園隨機街訪民眾對選舉看法

2020.01.06 墨尔本韩国瑜之友:“韩当选,华人社区不再分裂”

主管叮嚀我,記得平衡報導的原則,既然先前報導了支持民進黨的僑界前輩們,當然也要有支持其他政黨的聲音。於是,我在Facebook搜索了一下(感謝科技、讚嘆科技)找到「墨爾本韓國瑜之友」專頁,私訊以後小編Andrew很大方地接受採訪。感謝他一大早就準備好,並且提供辦公室的會議空間受訪。Andrew侃侃而談他支持韓國瑜總統候選人的理念,以及僑居墨爾本28年的觀察。然而,這則報導在我們節目的Facebook專頁上引來許多酸民留言,使用辱罵性的非理性字眼攻擊受訪者,身為製作的記者其實很難受,但也不能摻和進去這些筆戰。

2020.01.03採訪墨爾本韓國瑜之友成員,與受訪者Andrew合照

2020.01.07 新兴小党正在分散蓝绿票源

2020.01.07 高颜值有望成为高收效政治资本

2020.01.09 辣台妹v.s.韩导? 网红合作抢攻年轻票

上面這三篇都是採訪資深媒體人、電視電台常見的名嘴邱明玉,明玉姊是由我的友人P所引介。合作下來,也深深感受到明玉姊這位媒體前輩的氣度和專業度。在選舉期間她行程滿檔,仍撥出時間接受我的訪問(而且不像上節目,這可是沒有$拿的)。另外,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採訪後沒幾天,我受同事之託找明玉姊幫忙預錄音檔、回答幾個選舉有關的問題,明玉姊爽快地答應,但在截稿前晚和我說她丟了手機,沒辦法錄音給我了。本來我倆約好隔天一早再次見面,我帶著麥去收音,沒想到我起床時收到她凌晨傳來的訊息,說手機已經失而復得,且她錄好音檔回傳給我了!佩服她這般敬業和專業,而且對待我這位菜鳥記者時,充滿關懷地喊著「妹妹」,真的很欣賞她的為人處世。

2020.01.03採訪資深媒體人邱明玉,攝於立法院國會咖啡廳

2020.01.08 印尼移民二代参选 何景荣不畏“双重少数”

某天和F台前同事J(是位澳洲人)吃飯時,她和我聊起選舉中有趣的現象,就在外界都關注蔣萬安、吳怡農「雙帥之戰」時,往往忽略該選區還有一位由台灣民眾黨推派的立委候選人何景榮!何景榮出身新住民背景,媽媽是印尼人、爸爸是台灣人,卻有著超狂的學經歷背景,我瞬間彈指:這完全是很「SBS」的新聞故事啊!SBS成立宗旨就是為了服務在澳洲的各種族社區,所以才有近70個語種的頻道啊!當天我就聯繫何景榮的Facebook專頁,並約好後天到新住民、移工喜愛在假日匯聚的台北車站採訪。當天,是選前黃金星期天,但只有何景榮和何太太兩人在跑宣傳,他連競選總部都沒有。何景榮說他不畏「雙重少數」(新住民二代又代表小黨),但看著我也替他們感到辛苦,對於勇敢投入選戰的他,我感到更加佩服。

2020.01.05立委候選人何景榮與支持者,攝於台北車站,Credit: Jennis Hsu

2020.01.09 谢佩芬参选 设连侬墙夹“小熊维尼”娃娃机

會關注到這位投身北市大安區,挑戰知識藍、經濟藍票倉的綠營新人「哈佛女孩」謝佩芬,起源於剛回台和朋友C聚餐時,聊起我這趟的任務,C租屋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,她說每天經過謝佩芬的競選總部,都會被他們入口的「小熊維尼夾娃娃機」還有外牆的「連儂牆」吸引。當天,C就帶我走一遭,我並加入謝佩芬的@Line帳號聯繫(再次感謝科技、讚嘆科技),還發現聯繫上的工作人員竟是大學社團學長!01.04採訪當天,友人T和M與我同行。對於眼前這個沒大我幾歲、頂著哈佛雙碩士以及聯合國工作經驗的女孩,雙眼發亮但嗓子已經燒聲,分享她的參選理念和身為年輕人對台灣的使命感,忍不住在心中替她比了好幾個讚,並且默默希望她的參選,能改變點什麼。

2020.01.04採訪立委候選人謝佩芬,攝於謝佩芬競選總部

2020.01.10 怎么投票?2分钟快速了解台湾选举制度

這則報導其實早在2019.12.29就採訪好,主管曾交代我,澳洲華人聽眾大多是來自中國的移民,對台灣選舉並不了解,所以最好出一則科普選制的報導。的確,我有中國同學還曾問我:「你們是不是2020有個選舉呀?要選啥?」受訪者金華國中公民教師曾苡軒,是我弟的大學學姊,由我弟越洋幫忙牽線。苡軒是名很年輕也很優秀的老師,採訪當天,她和我約在一間流浪貓咖啡廳,完成錄音工作後,我們還聊了一下,對於她積極投入教育現場的熱忱,我真的很感動,也再次體會到老師可不好當啊。

2019.12.29採訪金華國中公民教師曾苡軒,Credit: Jennis Hsu

2020.01.11 得票超817万 蔡英文连任总统:台湾是世界伙伴,不是议题

時間快速前進,瞬間就來到了the big day-投票日,內心有點澎湃、也有點擔心單槍匹馬是否能順利完成工作,所以請友人P陪我一起到蔡英文競選總部,擠進群眾當中,一起等開票。看到這,大概很多人會想:身為外媒,怎麼沒去媒體區裡面等候就好呢?又有桌子又有螢幕,視野也很清楚。但我計畫中的報導構想,就是有收到現場激昂的聲音、蔡英文的演講內容、以及採訪現場民眾反應,所以選擇埋伏在群眾裡頭。中途P有事先離開,我一人在現場被越來越多的民眾擠著,於是想:好吧!趕緊主動出擊,趕快完成採訪,趕快回家趕稿給明早的radio節目播出呀!先從身旁的民眾搭訕起,沒想到右手邊站的竟然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的譚蕙芸老師,譚老師本身也是獨立記者,更是報導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前線記者之一,專程來台灣觀選並且「取暖」。隨後,我詢問身後一名大嗓門的阿姨採訪意願,但她一聽到「澳洲」兩個字馬上倒彈,還直呼:「唉唷我不敢啦!澳洲就是親中的啦!」引起後方一陣小騷動。我內心都不知道白眼翻回南半球去了,想說多解釋什麼SBS是公營媒體啦、立場中立什麼的都多餘了,乾脆直接回她一句:「阿姨,哇逮丸郎啦!」但阿姨還是驚魂未定的樣子。隨著票數突破800萬、蔡英文舉辦國際記者會,我也趕緊完成收音,衝回家剪輯音檔和撰寫報導文章,要讓聽眾一早聽到最新鮮的消息。這一刻,我真實地感受到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有、很有、很有意義的事,而且還滿以自己為榮呢。

2020.01.11帶著我的生財工具來到蔡英文競選總部現場,Credit: Jennis Hsu

2020.01.12 选后分析:中国对台“软更软,硬更硬”将更明显

選舉結果出爐隔天,應外交部「外媒聯絡組」邀請參加一場選後國際研討會,到場的到是來自各地(以美國居多的)觀選團和各家國際媒體記者,研討會全程以英文進行。我在這場會上,學習到的是提問時展現自信的神采,SOP: 「大方地自我介紹-恭維一下活動主辦方-介紹問題背景-提問」。同場也碰上好久不見的大學友人W,W是名很優秀的財經記者,在茶點時間她展現專業的networking能力,然而,又餓又感冒的我,卻只顧著吃喝。其實,研討會前我就鎖定兩名講者作為採訪對象,所以一結束我就衝上台堵政大的王韻副教授,採訪他有關選後的兩岸關係變化評估。

2020.01.12選後分析研討會,Credit: Jennis Hsu

2020.01.13 选后全面分析 比“统独”更重要的是?

友人C介紹我一位善於時事分析,且經營Facebook專頁「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」有聲有色的學長呂昱達(呂丹尼),作為選後分析的受訪者。丹尼老師上過不少廣播、電視節目,不過,他態度很親民,甚至提早半小時就到。我們討論了選舉結果、年輕人芒果乾、進步價值>統獨話題,再聊到小黨在國會的勢力,丹尼老師擅長觀察時事和分析,給予我這系列報導,一個十分精彩的收尾。

採訪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呂昱達,Credit: Jennis Hsu

經驗學習:總結這次以「外媒」身份,一個人、拿著一根麥克風、一條龍式地從選前包到選後報導,對我來說,是個很難能可貴的機會。沒想到,竟然可以在澳洲的媒體實現我的新聞理想:公正、平衡、多元地呈現事件的面貌。

一方面,主管給我很多發揮的空間,但另一方面,也就是許多資源我要自己去挖掘和連結,而不是主管丟給我去一個特定的場子,然後我就採訪報導這樣。所以,一開始真的會很沒方向,不知道從何下手,但過程中,我陸續發現善加利用network:多問、多請教、多傾聽、多觀察,我上述提到許多民間友人都不是媒體圈的,但他們也都願意提供協助,或是像我主動解鎖、被加入外交部的外媒聯絡群組,也是通過先前認識的墨爾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幫忙牽線。

身為一個菜鳥「駐台記者」,在這趟旅程中學習到太多了,當然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。另外,我也感受到錦上添花容易、雪中送炭難,希望自己更加茁壯,有機會也要多幫助人,將收到的這些美好散播出去。

--

--

Hsurendipity

Hsu的澳客人生。來自台灣,在澳洲墨爾本努力生活著。#澳洲生活 #澳洲工作 #旅行